NEWS CENTER
誰路過傳統煤場沒被 “煤灰暴擊” 過?風一吹,黑色粉塵漫天飄,路邊的樹、停著的車全裹上 “灰大衣”,周邊居民出門得戴兩層口罩,連呼吸都得小心翼翼。更頭疼的是,煤堆長期暴露在外,不僅污染空氣,還會因風吹雨淋造成煤炭損耗,企業既得面對環保投訴,又得承擔經濟損失,簡直是 “兩頭難”。
但最近路過不少新建煤場,發現畫風變了 —— 原本露天的煤堆,全被一個個銀白色的 “巨型氣膜” 罩了起來,遠遠看去像飄在地面的云朵,走近了幾乎聞不到煤味,更看不到一絲粉塵。這就是現在火遍環保圈的 “氣膜煤棚”,專治煤場粉塵污染的 “黑科技”,今天就扒一扒它到底有多厲害。
第一招:全封閉 “鎖塵”,不給粉塵逃跑機會。傳統煤場用的擋煤墻、防塵網,看似擋了灰,實則縫隙多、高度有限,一遇大風粉塵照樣 “鉆空子”。而氣膜煤棚是整體密封結構,從地面到頂部全包裹,就像給煤堆穿了件 “無縫雨衣”,不管是煤炭裝卸、轉運時產生的粉塵,還是煤堆自身揮發的細微顆粒,全被鎖在棚內,連風吹都帶不走半點。
第二招:智能通風 + 除塵,棚內粉塵 “零堆積”。有人會問:全封閉會不會悶?粉塵在里面堆多了也不行啊?別急,氣膜煤棚里藏著 “凈化系統”—— 頂部裝了智能通風設備,能根據棚內粉塵濃度自動調節換氣量,新鮮空氣進來的同時,含塵空氣會被吸入專用除塵裝置,經過過濾后再排出,排出的空氣比室外還干凈。而且棚內還裝了粉塵監測傳感器,數據實時傳到中控室,一旦超標就自動預警,比人工盯守靠譜多了。
第三招:抗風耐造還省錢,企業不用 “糾結成本”。很多企業擔心氣膜看著 “軟”,抗不住大風大雨?其實它用的是高強度建筑膜材,抗風等級能達 12 級,還耐酸堿、抗紫外線,用個二三十年沒問題。更關鍵的是,氣膜煤棚不用建復雜的鋼混結構,施工快、成本還比傳統封閉煤棚低 30% 左右,既幫企業守住了環保紅線,又省了錢,難怪越來越多煤場都在裝。
現在環保要求越來越嚴,粉塵污染再也不是 “睜一只眼閉一只眼” 的小事。氣膜煤棚這波操作,既解決了煤場的污染難題,又幫周邊居民找回了清新空氣,甚至還能減少煤炭損耗,簡直是 “一舉三得”。相信再過幾年,咱們路過煤場時,再也不用捂著鼻子躲粉塵,而是能看到一個個干凈又美觀的 “銀色氣膜”,成為工業廠區里的一道新風景。